2008年9月19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一版: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一定位一分析 一出击一个准
杭州江干区警方数字巡访旗开得胜
本报记者 曹志男/文 王志浩/摄 通讯员 方英

image

  昨天上午10点20分,杭州采荷派出所的信息室传来了报警声:红菱社区有一群收废品的外地人聚在一起打牌赌博。收到警情后,信息室执勤民警王咏红通过“数字巡访”系统,在辖区电子地图上确定了离事发点最近的一支巡防队,并通过GPS对讲机通知队员前去处置。5分钟不到,巡防队向王咏红反馈,打牌者接受教育后已自行离去。
  “辖区里所有的巡逻队伍在虚拟地图上都有标注,巡逻路线也有记录,”王咏红指着电脑屏幕向记者解释,她口中的“数字巡访”是一套依托计算机平台进行信息采集整理,并与巡防网络相结合,由警情研判、布警、调度、施巡和督查五个环节组成派出所警务工作系统。作为江干区公安分局的试点之一,采荷派出所在今年1月16日开始实施“数字巡访”警务模式。
  王咏红说,开展“数字巡访”以来,她和同事们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所里的警务工作变得既快又准,而且节省警力。
  记者了解到,“数字巡访”最大的一个功能是对区域内的案发形势进行分析、对比,并作出图标等直观信息,方便派出所民警展开有针对性的巡逻或布控。自下半年钱江新城核心区拆迁工作开展以来,采荷所辖区的解放东路、钱江路沿线连续发生数起盗窃电缆线案件。于是,采荷所信息室根据发案情况和电脑对比的数据设定巡逻时间和路线,加强该区域重点时段的防控。
  果然,民警及巡防队员在随后的巡逻中发现了一伙专门在钱江新城一带盗窃电缆线的不法分子。今年8月19日清晨5时,采荷所经过布控,在钱江新城汉嘉国际大厦工地抓获温勇等8名盗窃嫌疑人,缴获刚刚盗得的价值2000余元的电缆线。
  “‘数字巡访’系统还是我们巡防民警和队员监督人。”王咏红告诉记者,所里对民警和巡防队伍都安排了各自的巡逻区域,“数字巡访”系统将这些区域生成在辖区的电子地图中,结合GPS对讲机定位,一旦巡逻队员超出自己的巡逻区域或在某个地方停留过长,系统就会自动发短信给巡逻民警或队员,提醒他们“回归”岗位。“以前经常有巡防队员偏离自己的巡逻区域,现在越来越少了,”王咏红说。
  在采荷派出所一上午,记者发现报警数量寥寥无几。“这都是‘数字巡访’警务模式的功劳。”采荷派出所教导员孔建铭说,今年1到8月份的报警数量比去年同期少了200多起,1月21日以来,通过“数字巡访”,现行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00余名,其中刑拘45人、行政拘留181人,打处各类犯罪团伙4个。
  江干区公安分局实施“数字巡访”警务模式以来,1至8月,全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7%,其中“两抢”同比下降26.7%,特别是飞车抢夺案件,同比下降63.6%;盗窃机动车案件下降30.8%,盗窃电动车案件下降3.4%,入室盗窃案件同比下降3.9%。破案数、打处数分别上升了15.2%、2.3%。记者了解到,今后,“数字巡访”警务模式将在整个杭州市进行推广。